A+ A-
A+ A-

红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她排行老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在父母眼里她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孩子,在两位姐姐的眼里她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红竹出生在七十年代初,大姐大她九岁,二姐大她五岁,在那个年代父母要去生产队干活,家里的孩子都是散养的,父母不在家孩子们七八岁之前在村子里找小伙伴玩,大点的孩子放学了就挎着筐到田野里拔草喂羊喂牛或者喂兔子等。孩子八岁左右就要去上学了,那时候农村的孩子上学是直接上一年级的,是没有幼儿园和学前班的。父母不在身边,红竹总想跟在两个姐姐的后面,大姐总想管着她,还不带她玩,撵她回家,她不听就会挨打。有一次,她在看大姐和伙伴们玩,大姐用命令的语气说“回家吧!”她不听,还在那儿看。“回家吧!”大姐又说了一遍。她觉得回家没人玩,还是不想走。“快点回家!”大姐生气了,给了她一巴掌。“我就不回去!回去一个人在家没人陪着玩。”她也生气了。“回去!回去!”大姐一边说一边用小铲把子打她的脚踝。她哭了,“你是大坏蛋,我就不回家!”“可回家来?”大姐边敲边问。“我就不回家!”红竹倔强地说。“让你不回家,让你不回家……”大姐敲脚踝骨的速度越来越快,边敲边重复着那句话。红竹疼的大哭,再也说不出话了,不知道过了多久,大姐走了,红竹哭得泣不成声。红竹这倔强的脾气也是小时候养成的,刚出生不久,妈妈要到生产队干活,喂完奶后就把她放在家里了,刚开始饭量小,吃完奶就自己睡自己玩,不哭也不闹的,渐渐的长大了,到了七八个月的时候,奶水不够吃了,家里没人喂辅食,饿的哇哇大哭,每天如此。一个月后,邻居家的奶奶从生产队回家有事,听到了哭声就跟红竹的妈妈说明情况。“你们家红竹的哭叫把房子都顶破了,快点回家看看吧!”邻家奶奶说。“哈哈哈……”队里的妇女们一起笑了起来。妈妈回来了,看到红竹的衣服已经湿透了,那是大声哭累得。红竹是农历二月份出生的,到八个月左右的时候已经是农历十月份了,你会问她睡在床上吗?其实不是,而是睡在地上,堂屋的地上铺着大席子,席子的周围垫上东西,避免滚走或者爬走。老人家常说孩子三翻六坐九爬,就是说孩子三个月的时候会翻身,六个月的时候会坐,九个月的时候就会爬了。红竹睡在地上,头的一圈是没有毛的,什么原因呢,因为她睡在地上在席子上滚来滚去磨得有头发的地方都没有毛,虽然妈妈也垫了枕头,那是垫不住的,她会滚到枕头的另一边。妈妈看了很心疼,从那以后,就让红竹的奶奶不要去生产队里干活了,专门回家带她了。还有一次,红竹已经记事了,晚上爸妈都出去听大鼓了。那时候家里没电,用的是煤油灯,娱乐活动就是听戏或者听大鼓。唱戏的一般唱的都是地方戏,说大鼓的是边唱边说 ,一般说的都是小说里面的故事。像《三侠五义》、《隋唐演义》、《朱元璋传奇》等,乡亲们都听的很入迷,白天干活晚上也不觉得累。村子里大多数人都去听大鼓,红竹睡到半夜找不到妈妈大嗓门又哭开了,声音那叫一个洪亮。邻家奶奶又听见了,赶紧去跟红竹的爸妈说。妈妈听的太入迷,就让爸爸回去。“红竹别哭了,乖哈,爸爸回来了!……”爸爸边唠叨边安慰着说。在红竹的记忆里,爸爸的身影是那样的高大,简直和门一样高,听到爸爸的声音她止住了哭声。长大后常听到大人说这件事,那时候红竹刚会走,也就一周零两三个月吧,也不知道怎么从床上下来的,那时候的床床沿最少有半尺深吧,她尽然从床上下来了,爬到门洞子跟前,门后拴着羊,耳朵里也不知道怎么进的羊屎蛋子。每次提到这件事,大人们都笑开了花。那时候,大人们的观点是小孩子哭是劝性子的,也是去火的,长大了脾气好。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心理学研究者李玫瑾教授曾说过孩子小时候哭时大人应该抱起来哄一哄,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性格会很温顺。一直哭的孩子长大后脾气会很暴躁。红竹就是这样,脾气暴躁还很倔强,逆反心理也很强。以至于被大姐打了也不服输,打不过能哭过,被打后能哭半天。红竹在二姐的眼里也是不听话的,红竹也喜欢跟着二姐,二姐心情好了会带着她一起玩,那时候因为家里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大多数孩子都是出去找小伙伴们一起玩,二姐也是,红竹也就三四岁的样子,大人不在身边,就想跟着姐姐们,姐姐们高兴了就带着玩,不高兴了就往家撵。红竹很喜欢跟着姐姐玩,哪怕挨打也想跟着。看着姐姐们做游戏也是高兴的,如果能一起参与游戏中她会更开心。比如抬花轿、捉迷藏、调龙尾、老鹰捉小鸡……都很好玩。二姐不想带她玩就撵她回家,赶几次不回家就要挨打,红竹的倔脾气上来了就是不回去。像是养成了习惯,挨打也成了家常便饭了。其实也没办法,那么小的孩子让她自己呆在家里是不现实的,农村有孩子在家一般都是不锁门的,让她自己呆在家里是会感到孤独和害怕的。估计自己在家也会跑出去的,有人会问孩子自己出去会不会丢啊?一般是不会的。那时候每家至少都有三四个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孩子,就是跑出去也不会丢,大人们都去干活养家糊口了,哪有功夫拐卖孩子,如果放在现在,肯定会被人贩子拐走。那个时代后来也出现了拐卖人口的事,家里兄弟姐妹多的,生活也不宽裕,长得有点夸张的男孩找不到对象,人贩子瞅准时机就从四川贵州那一带骗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卖给年龄大一点的男子。后面章节会详细介绍的。有一次二姐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红竹在后面跟着,二姐赶不走她就打了她,她气得在田边的斜路上哭了半天,眼睛都哭肿了,当时应该是冬天,红竹的记忆里小麦苗青青的,还能看到麦苗旁边的土地。当时还下着毛毛雨,一位老太太看着她哭得伤心,就去拉她。“丫头、丫头,别哭了,乖,听话哈,起来,我送你回家!”老太太哄着她说。她还是趴在地上哭。不知过了多久,也不知道怎么回家的。只记得回家的时候,妈妈看到她哭成那样,二姐回来的时候,妈妈拿着短锄头去追二姐,虽然没打到,但是当时红竹的心里暖暖的,知道妈妈是疼她的。在红竹的心里,爸爸妈妈是最疼她的,所以她只听爸妈的话,连奶奶的话她都不听,她觉得奶奶不是很疼她,奶奶的性格好,就是爱唠叨,她会跟奶奶顶嘴,甚至还会跟奶奶拉拉扯扯。奶奶个子不高,还是小脚,脚很好看,是标准的三寸金莲。奶奶娘家过得不错,是独生女,性格柔柔弱弱的,干活比别人慢一拍,性子也慢,孩子们都不怕她,总爱和她顶嘴。奶奶说她厉害,是疯丫头,是天火把子。奶奶的性格适合带孩子,在她的记忆里,她和奶奶一起睡,她总是缠着奶奶给她讲故事,猜谜语。“奶奶还讲一个故事。”红竹说。“没有故事了。”奶奶回答道。“奶奶,还猜一个谜语。”红竹接着说。“不能再说了,一会庄子东头小群家的大花狗来咬你。”红竹半信半疑的不敢说话了,几分钟后便睡着了。因为奶奶的性格好,红竹也受奶奶的影响,性子变得温顺了,一般情况下会和奶奶一起说说笑笑,奶奶常常给她讲故事,猜谜语,拉家常,红竹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当遇到两位姐姐的时候,又会开战,因为姐姐们总爱管着她,她不听就会挨打,她的火爆脾气又被点燃了,奶奶也控制不住局面,踮起小脚拿着小棍子装着要打人的样子,两位姐姐也不怕,像个小大人似的继续管教她,她不听就会大哭大叫,三个孩子都在家,家里会变得鸡犬不宁,奶奶护不住她,气的不行,小棍子扬起来也舍不得打一下,奶奶会疼孩子们,就算打孩子也是慢慢地拍几下,孩子们也感觉不到疼,所以不怕她。因为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红竹变成了双重性格,有时温顺有时暴躁。温顺时像只小绵羊,暴躁时像只小豹子,暴跳如雷的。孩子出生时就像一张白纸,会受家庭所有人的影响,小时候的性格就养成了,这不是个人能决定的,虽然后天也能做些改变,但骨子里是很难改变的。打骂下的孩子会变得早熟,红竹也是一样,很早就懂事了,长辈们都很喜欢她,唯独两个姐姐讨厌她。她的童年有开心快乐的时候也有伤心难过的时候。童年的阴影是挥之不去的,所以有人会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小说《江湖乱:大武侠时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全文阅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